在制造业升级、品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如何才能达到品牌兴国、品牌立国的效果,中国商务广告协会会长李西沙认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品牌观,才能有中国品牌的未来。”此外,他还从中国自主品牌的升级改造、自主品牌塑造与传播等层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下沙品牌形象设计升级需要从观念上下功夫
在举国上下进行“实现中华复兴梦”的背景下,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正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正向中国品牌转变,但放眼全球看,中国品牌竞争力仍处劣势。我国的品牌意识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在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小,而且在国内对品牌的认知误区较大,品牌总体形象欠佳。对此,李西沙表示,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品牌发展与成长的要素,补齐自主品牌发展与成长的短板。
各界应在品牌的观念方面下功夫,脚踏实地地工作,消除误区。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人把品牌的塑造与品牌传播混为一谈。以为打广告就是做品牌,所以大家都在拼广告、拼声量、拼口号,特别是喊一些大口号。这是一个误区,下沙品牌形象设计与品牌传播不是一个概念、不能划等号。品牌的核心是一种态度,对消费者的态度、对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对消费者的尊重、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这种态度也反映出品牌的情怀。
相当数量的企业把产品营销与品牌传播混为一体。认为产品营销品牌传播就是打知名度。其实这企业基本上就是卖东西的企业。品牌意识可谈,他们没有长期的牌塑造概念、也不可能成长为品牌企业。作为一个真正的品牌,它据有使命感、有信仰、有文化的,它是要为人类、为改变人们的生活为改变社会做贡献的。之所以成为品牌,是要看它对人类及社会的可献,品牌不是自私的、而是利他的。
正因为如此,品牌是有故事的有故事、有文化的品牌才能基业常青。我们原来没有在品牌故事、品牌文化和品牌信仰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