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年景好的时候人人烧钱讲规模,如今资本进入冬天已经很久了,大家又开始练内功讲” 壁垒”。有人认为自己的壁垒是一个"超赞的菜”,一个” 古法秘制的配方”,一套” 逼格很高的包装”,甚至于一个"网红老板"。。。总而言之就是一项意图实现单点突破的武器。但我认为这些所谓” 壁垒” 都不用等别人来攻打,放到一定时间长度以内,它会不攻自破。原因就在于上一个问题中提到的” 堂食和外卖是两回事",放到此处依然有效。
堂食主打过路客的偶发需求,那么海底捞的服务,潮汕牛肉锅的食材,大董烤鸭的手法,都可以作为堂食单点突破的壁垒。而外卖主打用户的日常需求,在受众人群固定的前提下,一味追求口味、配方、包装等这些单点,最终会败于"众口难调” 和”日久生厌”。并且最重要的硬伤在于,人们对于”日常消费” 的价值判断和"偶发性消费” 的价值判断是完全基于两个体系,对于日常消费,大众永远会精打细算,这就意味着价格天花板很低,所以你追求的一切突破点都是有严格的成本限制的。
此时,一个好产品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适销产品并快速应用的研发体系才是壁垒;一个漂亮包装也不是壁垒,一个能够不断做出实用且能够控制成本的包装的供应链体系才是壁垒;高利润率更不是壁垒,一个能使各环节高效运行,节省人力物力的运行体系才是壁垒。
虽然理论上在足够资本和资源的支持下,这些体系也是可以被复制的,但毕竟你的城墙已经不是那种一推就倒的小土坡了。永远没有攻不破的壁垒,但是只要做到让别人攻破壁垒的成本足够高就是安全。
所以对于外卖来讲,用"单点突破” 的思维去建立壁垒可能撑不过一回合,而建立高效的体系,提升整体效率才能使你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