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3年的第四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中,第一次出现大批的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入住”威尼斯,但是由于布展时间仓促等原因,中国第一次参加这个国际艺术大展的艺术家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与满足。在二十年以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处境远远没有今天想象的那样轻松。1989年后,不少艺术家与批评家离开了祖国,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那时也许相信,只有到西方国家去,自己的事业才能够有所发展。留在国内的艺术家和批评家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复他们的精神,大多数艺术家还沉浸在对未来的生活与艺术的苦思冥想中去。后来无论是自觉还是无奈,大多数艺术家留下来了,他们在反复的思考与蠢蠢欲动的尝试中,正在转向当代艺术的实践。生命存在着挣扎的本能,如果增添了理性,生命仍然能够创造奇迹。在1993年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国内的艺术家没有太多的机会展览,销售更是不可能,直到我们在威尼斯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户。无论人们对中国艺术家参与威尼斯双年展有怎样不同的评价,事实上,正是所有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人们的参与,使得中国的当代艺术渐渐为世界所知。直到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中有了中国馆,可以说从1993年开始的全球“历史之路”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本身的历史,也是全球艺术史在这个时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